容易受伤的双足
人们在52块骨骼,66个关节,以及超过100条韧带的协同工作下完成跑步动作。每跑一公里两脚触及地面平均次数达到1700多次,每次,双脚都要承受五,六倍体重的冲击。
1肌腱炎
产生原因:由于突然增加运动量或者运动强度,导致连接小腿和脚后跟的肌腱发炎。
处理方法:休息,冰敷,选择合适的鞋子,以避免肌腱过度拉伸。
预防措施:循序渐进地进行增加跑步的距离和速度。
2起水泡
产生原因:当身体感受到由摩擦引起的疼痛,就会释放水分到皮肤下方,以便保护受伤的皮肤,水泡也因此产生。
处理方法:不必处理。如果感觉很痛的话,可以先用酒精消毒皮肤表面,然后,用消过毒的针把水泡挑破。不要把起水泡部位的皮肤减掉。
预防措施:跑步时穿上合适的袜子。
3脚趾囊肿
产生原因:足內翻过度导致大脚趾的关节发生囊肿,使骨骼凸出。
处理方法:穿矫正鞋,或者合适的鞋。
预防措施:不论是选择跑鞋还是普通跑鞋,最好是选择脚趾区域较宽的鞋子。
4应力性骨折
产生原因:过度的压力,导致脚骨发生裂纹或者完全破碎。
处理方法:充分休息,进行其他类型的训练。
预防措施:循序渐进的增加跑步的距离和速度。
5脚指甲发黑
产生原因:由于脚指甲撞击鞋子,导致血液淤积在脚指甲下方,通常是出现在大脚趾上。
处理方法:让发黑的脚指甲自行脱离。
预防措施:及时修剪脚指甲,并选择合适的鞋子。